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支部建设 >> 正文

大力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6-06-23 [来源]: [浏览次数]:

1962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视察井冈山,留下了“天下第一山”的著名题词,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井冈山与天下名山相比,独具神韵,不仅兼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峨眉之秀,而且是一座庄严神圣的山。井冈山是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胜利的起点,是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精神传统的源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篇的丰碑,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崛起的圣地。一句话,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从宏观上看,如果用“第一”来表述的话,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中国革命“第一块根据地”,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精神传统的“第一个源头”,井冈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座历史丰碑”,井冈山开始造就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这也就是井冈山称誉“天下第一山”的深层内涵和历史底蕴。

“天下第一山”蕴涵的最重要、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资源,是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具有原创意义的当代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作风的集中体现,是无数革命先辈在血与火的拼搏中用鲜血和生命凝聚而成的一种无产阶级革命精神。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江西视察时指出:“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这个概括,后来被人们称为“二十四字”井冈山精神内涵。2003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西视察时强调指出,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

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目的是为了敢闯新路,敢闯新路的前提是实事求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探索新路,需要有“敢为天下先”的气概与胆识,需要有勇往直前的勇气与毅力。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杰出代表。80年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崎岖的井冈山区,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构筑了中国革命的新舞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邓小平曾经指出:“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形式和方法。”邓小平所说的“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就是有中国特色的井冈山道路。 中国革命是沿着一条有别于苏俄模式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取得胜利的。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大创举。 中国的国情与苏俄不同。中国是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方大国,在这样一个国度里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不同于西方和苏俄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和照抄照搬外国经验,显然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南京等中心城市建立了强大的反革命统治,倘若中国共产党再以仅有的一点弱小武装力量去同敌人拼“血本”,在中心城市搞武装起义之类的斗争,那就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中国革命究竟走什么道路,只能在实践中靠自己的独创去解决,只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的白色恐怖和秋收暴动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势下,独辟蹊径,引兵井冈,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道路——井冈山道路。这条道路的科学理论概括,就是后来毛泽东所表述的:“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井冈山道路既是同国民党反动军队的较量中“打”出来的,也是同党内“左”倾错误的较量中“斗”出来的。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井冈山军民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进剿”和两次“会剿”,取得了新城战斗、五斗江战斗、草市坳战斗、龙源口大捷、永新困敌、黄洋界保卫战等著名战斗的胜利,发展和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且,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党内一些人主张大肆烧杀的“焦土政策”以及远离根据地大本营、冒进湘南的“左”倾错误,进行了坚决而有理有节的斗争,建立了巩固的军事根据地。同时,毛泽东和前委还十分注重党的建设,从三湾改编将支部建在连上,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到古田会议批判红军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确立无产阶级的建党路线和建军纲领,其间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党内斗争的风风雨雨,才从政治上、思想路线上加强了党的建设,巩固了党的领导,保持了党的先进性。 井冈山时期的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给我们积极探索加快崛起、富民兴赣的发展新路以深刻的启示。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新跨越,必须传承和弘扬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江西是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委领导全省人民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江西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江西省情的发展道路。今后,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坚持这一发展道路,跳出江西看江西,把江西的发展置于全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格局之中去谋划;坚持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创新、创业,不断探索江西新跨越的新举措、新办法,大力推进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坚定信念、矢志不移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一个人,倘若没有理想信念,就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一个政党、一个民族,倘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丧失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理想,并且坚信这种理想一定能够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与坚定不移的信念,正是井冈山军民一切力量的源泉,也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所系。 坚定信念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井冈山的斗争,有辉煌与胜利,也有低迷和挫折;有令人欢欣鼓舞的鼎盛时期,也有令人痛心疾首的两次失败。在井冈山斗争的“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时,边界阴霾四起,红军和群众中都有人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理智面对,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给予了科学的回答。毛泽东阐述了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坚定地认为:“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地要作为取得全国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就提出了“取得全国政权”的伟大构想,这种深邃的目光、远大的理想,正是他信念坚定的突出表现和光辉亮点。毛泽东的精辟论断,不仅拨开了笼罩在根据地红军和群众中的迷雾,而且指出了中国小块红色根据地必将成为“取得全国政权”的重要力量,从而极大地坚定了井冈山军民革命到底的信念。 毛泽东的坚定信念一经确立,就矢志不移。1930年1月5日,毛泽东针对党内林彪等人和中央“二月来信”的右倾悲观倾向,在古田赖坊写就了《时局的估量与红军行动问题》(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精辟地勾画了“以乡村为中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框架,坚定地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科学预见,说:“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他还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豪情和诗人气质,描绘了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的前景:“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一年多以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宣告诞生,恰好应验了毛泽东这一科学预见的英明与正确。 井冈山时期的坚定信念、矢志不移的精神,给我们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快江西跨越式发展以深刻的启示。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新跨越,必须传承和弘扬坚定信念、矢志不移的井冈山精神。在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的今天,我们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然胜利。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井冈山革命的星星之火所以能燃遍全国,走向胜利,就在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当前,我们必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坚定地贯彻执行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彷徨、动摇。

井冈山精神的基石:依靠群众、艰苦奋斗

马克思说,如果斗争只是在有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中国革命是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才取得夺取全国政权的伟大胜利的。这个胜利的起点始于井冈山。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党在井冈山打旗帜才几千人,一打就是二十二年,最后还是战胜了帝国主义和他们支持的力量,中国人站起来了。在井冈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依靠群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于奉献,最终创造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篇章。 湘赣边界地处边陲,受资本经济的影响颇迟,基本上是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有些地方还是“杵臼时代”。这种落后的自然经济状况,决定了根据地经济斗争的艰巨性。加上国民党军队的经济封锁,井冈山军民遭受的经济困境是空前的,困难“有时真是到了极度”。尤为突出的是吃饭问题。湘南部队来到井冈山会师后,人口骤增为万余人,每月要开销粮食40多万斤,在“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的井冈山,是很难解决这一难题的。为此,毛泽东曾致信中共中央说,“吃饭大难”,红军经常是“打倒资本家,天天吃南瓜”。除吃饭问题外,还有穿衣问题、医疗问题、食盐奇缺的问题等等,一直困扰着红军部队。毛泽东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发展农业生产,沟通赤白贸易,保护私人经济,铸造工字银圆,不断克服困难,方才渡过难关。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就要讲奉献。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无论是广大红军将士,还是地方干部、人民群众,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抱着“为主义而牺牲”的坚强决心,同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许多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井冈山时期脍炙人口的“马奕夫身堵机枪”、“肖劲塞肠冲锋”、“谢开甲宁死不屈”、“刘真慷慨就义”、“刘仁堪守口如瓶”、“曾宝华全家护印”、“杨开明壮烈牺牲”、“张平化满门英烈”、“伍若兰大义凛然”、“吴月娥纵身跳崖”等英雄事迹,都是一曲曲高耸入云、千古流芳的慷慨悲歌。井冈山斗争时期,边界六县一山牺牲的革命烈士共有4.8万人。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计有15744人,无名烈士却有32300余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现珍藏着一座“无字碑”,是井冈山时期的老红军谭家述中将,用自己的工资积蓄采购北京房山特产汉白玉做成后,送到井冈山,寄托自己对井冈山无名烈士的无尽哀思。“无字碑”汇聚了中国革命先烈的不朽英魂,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井冈山时期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给我们传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建设美好新江西以深刻的启示。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新跨越,必须传承和弘扬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讲艰苦奋斗,并不是要像井冈山斗争时期那样,天天吃红米饭、南瓜汤,而是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被物欲横流所击倒,不能做现代拜物教的奴隶。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正如胡锦涛同志所强调的,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目前,江西的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不管前面还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持发展不停步,务必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讲奉献精神,也并不意味着都要像井冈山斗争时期那样,上战场浴血拼搏,而是要求我们传承和弘扬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切实做到廉洁奉公、反腐倡廉、心系群众、执政为民。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为政之道,在顺民心。民心得失,关系重大。我们要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决策中着眼群众,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秉公从政,廉洁自律,一身正气,一尘不染。总之,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的新跨越,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不懈奋斗。(余伯流)